真没想到,有一天亲自“泄密”歼-15T机库的,竟然是央视?
当然,这个“泄密”,对我们来说是好事,不少网友更是大呼“帅呆了”、“我们都爱看!”
我们知道,福建舰已经经历了数轮海试,距离最终服役只差临门一脚,而作为航母编队核心的舰载机,在近日传来好消息。一觉醒来,央视总台记者独家探访歼-15T机库,不少细节都用镜头怼着拍。此时有眼尖网友发现,歼-15T前后左右怎么全都是涂着绿色的歼-35?
(央视探访歼-15T机库视频截图)
歼-15T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“T”即汉语拼音“弹”的首字母,意在转为弹射型航母而研制。
从视频中可以看到,歼-15T支撑杆明显加粗,主起落架采用双轮设计,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对航母甲板的摩擦。
而其最突出特点便是尾钩。通常情况下,舰载机在着舰后会重重下砸在甲板上,通过尾钩来钩住阻拦索,从而实现短期内快速减速。
虽然这一装备看起来并不显眼,技术难度却相当大!早在辽宁舰改造期间,美西方就拒绝提供相关技术,试图以此卡中国航母发展的脖子。
但现如今,我们通过自主攻关实现完全突破,尾钩最大可承受150吨的瞬时冲击力,同时兼具强度、耐磨损等特性,再加上阻拦索,基本可在3秒内刹停数十吨重的舰载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歼-35还在歼-15基础上进一步优化,用上先进的3D打印钛合金一体化成型技术,钩头设计成镂空卡头,方便随时更换,保障舰载机着舰安全。
(虽说是探访歼-15T机库,但眼尖的网友发现,其身旁停靠着不少绿皮歼-35战机)
这得益于材料工艺创新、系统协同优化、产业链自主化,最终才实现从被卡脖子转为反制对手,尤其歼-15T和歼-35的尾钩,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成为航母战斗力的可靠保障。
而眼尖网友在镜头中发现,此次央视探访的明明是歼-15T机库,可为何歼-1却像是一头扎进歼-35堆一样?
事实上,在福建舰快要海试的前夕,表面看起来是介绍歼-15T,主角实则为歼-35,它们大多被涂上绿色涂层,而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,歼-35已经安装好尾钩。
甚至是,工作人员在介绍时,句句不提歼-35,却句句不离歼-35。
若说单一细节出现可能是巧合,可这么多个巧合集中出现,背后什么意思,恐怕就呼之欲出了。换言之,所谓歼-15T机库,极可能是专门用来放置歼-15T与歼-35的。
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歼-35不仅是中国第二款隐身五代机,还是一款舰载型号,将在福建舰服役后正式上舰。
不仅如此,数量庞大的歼-35出现在机库中,也很难不让人怀疑,该机型是否进入批量生产环节?
(歼-15设计师表示,未来要像造手机一样造歼-35)
可以说,近一周以来,不管是航母还是舰载机,好消息层出不穷,这或许说明,中国海军真的崛起了!
歼-15试飞员表示,由于飞行姿态的影响,起落架会对甲板构成强度考验,随着技术不断提升,我国正尝试让其结构变得更轻、更细。歼-35的出现,无疑是个积极信号。
据歼-15总设计师所说,歼-35从探测到打再到撤退,整个流程只要一个字——“快”,此外,生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,争取化身“软件机器”,做到像造手机一样造舰载机。
届时,歼-35就能与歼-15形成高低搭配,除登上福建舰,还有望登上辽宁舰与山东舰,尽最大努力发挥战斗力,更重要的是,中国海军可针对不同任务动用不同舰艇,从而将制海权牢牢掌握在手。
总的来说,从歼-15T到若隐若现的歼-35,央视镜头是懂得如何拿捏大家心理了,期待之后更大的惊喜出现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